認真貫徹堅決執行國務院決議 盡快啟動郵幣交易所復盤
20220721國務院常務會議決議;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保護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壓縮自由裁量空間,避免執法畸輕畸重。一是堅持執法為民,維護公平正義,穩定社會預期。二是制定行政裁量權基準,必須于法于規有據。三是規范行政執法。有權不能任性,做事要合法合規,解決執法簡單粗暴“一刀切”等問題。
決議明確指出,必須依法行政,保護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要深化“放管服”改革。
然而,中共中央十八大201310以來,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互聯網+ 大政方針指引下,創建了近50家郵幣交易所。至2017初,市場市值規模達7000億元人民幣之巨,參與人數達3000萬人,年交易額達3萬億元人民幣。但是,證監會清整聯席會議竟違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互聯網+ 大政方針,以<清整聯辦(2017)49號>文件、清整聯“回頭看”名義于20180330發文以及國辦(2011)38、國辦(2012)37號文件,以莫須有的罪名錯誤判定一刀切關閉全部郵幣交易所。7000億元人民幣市場巨額市值立馬化為烏有,3000萬人的資產立馬化為烏有,在極大程度上,侵害并剝奪廣大從業投資者和市場的合法權益。本來,初創郵幣交易所出現這樣那樣問題,通過適度監督管理是完全可以解決,即通過“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全可以解決。
決議明確指出,堅持執法為民,維護公平正義,穩定社會預期。
然而,一刀切關閉全部郵幣交易所對3000萬郵幣從業者投資者的沖擊和傷害太大了。五年過去了,如今,諾大的馬甸郵幣市場競有70%的商戶關門停業,顯然擴大了失業隊伍;諾大的京東寄賣日成交額只有幾十萬元,只相當于倉儲市值的萬分之一,而且,寄賣價格日益低落,廣大儲戶苦不堪言,走投無路;諾大的一塵網日成交筆數屈指可數,賣貨者無人接盤,買貨者缺乏資金?傊,郵幣實體市場一片凋零,瀕臨倒閉邊緣。遠遠背離了穩定社會預期。“堅持執法為民”思維早以拋出九霄云外了。
決議明確指出,制定行政裁量權基準,必須于法于規有據。規范行政執法。有權不能任性,做事要合法合規,解決執法簡單粗暴“一刀切”等問題。
作為政府機構的證監會的職責十分清楚:監督管理;未賦予其撤銷郵幣交易所的職責。更未賦予其“一刀切“關閉全部郵幣交易所職責。本來,郵幣交易所是以收藏品錢幣郵票為交易媒體的新興產業性質交易平臺,與完全虛擬的股票交易所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證監會竟以運用互聯網+,競價開盤,持續競價為由,將郵幣交易所強制化為類股票交易所,并且,以莫須有的罪名:競價開盤,持續競價,強加互聯網+ 的T+5和參與人數太多,,,而一刀切關閉錢幣交易所。實際上,恰恰是在深化改革開放指引下,充分運用了互聯網+ 的優長:競價開盤,持續競價,T+1 和3000萬之眾的從業投資者,才得以創造7000億元巨額市場市值。顯而易見,證監會自以為行政裁量權太大了,但是,無任何法律可做依據。3000萬從業投資者苦苦等待5年,確實到了,認真負責解決執法簡單粗暴“一刀切”問題的時機。理應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互聯網+大政方針指引下,盡快啟動郵幣交易所復盤為宜。
早在2017年3月十二屆兩會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郵幣交易所向記者明確宣告,“以‘互聯網+’帶頭的新業態有的是新舊能轉換過程中產生的,新舊嫁接,有的是老樹開新花,總體上它是適應市場需求、適應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要求。由于新興產業的未知性,現在有不同爭議是正常的,所以要以開放的態度、包容的理念審慎監管,促進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20201021金融街論壇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對發展資本市場明確指出: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九字方針,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國發(2020)14號文件對九字方針的說明:以全面貫徹落實新《證券法》為契機,聚焦“建制度”主線,評估優化自律監管規則體系,穩步開展制度規則“立改廢釋”工作。履行一線監管職責,推進科學監管、分類監管、專業監管、持續監管,對市場正常行為“不干預”,對財務造假、資金占用等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加大紀律處分力度。
從科學發展、健康發展到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是第一要務。為了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實現發展,高質量高速度發展,要堅持九字方針。證監部門應該聚焦“建制度”主線,履行一線監管職責,推進科學監管、分類監管、專業監管、持續監管。
總之,當前的首要至關任務是認真貫徹堅決執行國務院決議,盡快啟動郵幣交易所復盤。為穩步發展國民經濟,提高國家GDP作出應有貢獻(一凡作20220726)